找到相关内容107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善生经》的理财观:获利作四分用

    卷三   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怠,罪根水已拔。   《增一阿含经》卷三九《马血天子品》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惟智者能改过迁善,而愚者多蔽过饰非。迁善则其德日...,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六祖大师法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3259794.html
  • 佛教法师和当代心理学的对话(1)

    真如海中发愿,做出以诸功德供养众生的热情伦理决定。  这种「发愿改过法」在明朝《了凡四训》问世后,就是民间道德劝化的主流思想,也算佛法世俗化的一种贡献。很多净土宗大师,如莲池大师和印光大师,都强调这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3559967.html
  • 护生与护心——《护生画集》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开花结果。” 佛教的因果法则是“为善受福,作恶遭殃”。善恶相报如影随形,如音应声。未见形存而影亡,声续而音乖。是故,我们要避凶得吉,消灾得福,必须厚植善因,努力改过迁善,将来才能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 ...修罗》)“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儿戏其一》)等,使人明白“依正果报,悉有心作”。如能及时忏悔,“改过自新,若衣拭尘,一念慈心,天下归仁。”(《忏悔》)则水草之念空,斯人羊之报泯。然后,然后...

    王振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3160366.html
  • 《净土宗教程》导言

    阐释极乐世界四土相状与生因。此土行人三辈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边地疑城往生的行因。使读者明了因行果报真相,随机调整自己的修持。断疑生信,改过修善,精进办道,争取上品上生。 上述七编二十二章的次第钩锁相联,...

    魏 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1660654.html
  • 台宗性修二德探究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方便教化前人,令改过迁善,重新做人,这就叫做慈忍。  修行的道路,并不是康庄大道,而是布满了荆棘,障碍重重。如果没有披荆斩棘,忍辱负重的精神,容易知难而退,一无所成。所以,精进心和...

    释界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04660869.html
  • 净觉与莲花戒之《心经》注疏比较

    对缘而照。其文省,无知亦无得;其理深,照见五蕴(原本「蕴」皆作「荫」,今一律改过)皆空。十二部经之正宗,三世诸佛之母也。  于是大唐京兆大安国寺沙门讳净觉,俗姓韦,祖逍遥公之后也。先是荆州秀大师(原本...)。 若如此者,处有不有,无心于有有之场(原本作「伤」,参柳田本改);居空不空,不在于空空之境。心净不动,境净不移,物我虚通(「虚」,原本皆写作「灵」,现一律改过),一切无碍,故言自在菩萨也。  ...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2861170.html
  • 终南山麓“唐僧取经路”探访纪实

    声音持续时间很长,传说此洞的另一端通四川,人称“无底洞”。《西游记》中白毛鼠精的故事早期就衍生于此。传说此怪原为金鼻白毛老鼠,在王母宫偷食了王母的香花宝烛,变做半截观音后被天王李靖收伏在这地缝中改过。...

    刘高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5661202.html
  • 上海佛教发展的特点

    领域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有益借鉴。  近代上海出现了一些佛学院、学社,他们一改过去师徒传授的旧传统,采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效仿一般学校,实行上课制。教学内容丰富,除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83061359.html
  • 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激进与保守(1)

    ”的时代大势,僧界应“因时势所趋,思想为之一变”,“结团体,开学校,编杂志,兴实业,立宣讲,办公益,破除僧俗人我意见,增进国民共和程度”,从而一改过去僧界“多泥小乘之事相,仅以遁世逃名为事”而为世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4361704.html
  • 论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哲学思想

    唯识派的护法论师,因此,毗瓦巴大师所创立的道果法,渗透着浓厚的唯识派的思想气患。萨钦作为萨迦初祖把道果法直接地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白衣二祖和三祖,并间接地传于红衣一祖萨班和二祖八思巴。在萨班时期,一改过去...

    乔根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53361758.html